Thursday 6 November 2014

20條 勵誌故事 和 哲理故事

20條 勵誌故事 和 哲理故事

 人生路上,妳是不是常被壹些莫名奇妙的問題困擾?生活的迷茫、職場的緊張有時候會壓得妳喘不過氣 來,也許本篇文章的20個經典勵誌小故事和哲理小故事能緩解妳的壓力,同時給妳壹點啟發,壹些感悟,這些勵誌故事和哲理故事為妳的成功指明方向,提供動 力,激勵妳的人生每壹天!




小故事壹、用人之道

    去過廟的人都知道,壹進廟門,首先是彌陀佛,笑臉迎客,而在他的北面,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。但相傳在很久以前,他們並不在同壹個廟裏,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。
彌樂佛熱情快樂,所以來的人非常多,但他什麽都不在乎,丟三拉四,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,所以依然入不敷出。而韋陀雖然管賬是壹把好手,但成天陰著個臉,太過嚴肅,搞得人越來越少,最後香火斷絕。
    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現了這個問題,就將他們倆放在同壹個廟裏,由彌樂佛負責公關,笑迎八方客,於是香火大旺。而韋陀鐵面無私,錙珠必較,則讓他負責財務,嚴格把關。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,廟裏壹派欣欣向榮景象。
    其實在用人大師的眼裏,沒有廢人,正如武功高手,不需名貴寶劍,摘花飛葉即可傷人,關鍵看如何運用。




Dia-12-5cm-Beautiful-Color-Flower-Painting-Love-Starj-Paper-Candy-Box-Wedding-Gift-Box-Party




小故事二、所長無用

    有個魯國人擅長編草鞋,他妻子擅長織白絹。他想遷到越國去。友人對他說:“妳到越國去,壹定會貧窮的。”“為什麽?”“草鞋,是用來穿著走路的, 但越國人習慣於赤足走路;白絹,是用來做帽子的,但越國人習慣於披頭散發。憑著妳的長處,到用不到妳的地方去,這樣,要使自己不貧窮,難道可能嗎?”



小故事三、袋鼠與籠子

    壹天動物園管理員發現袋鼠從籠子裏跑出來了,於是開會討論,壹致認為是籠子的高度過低。所以他們決定將籠子的高度由原來的10米加高到20米。結果第二天他們發現袋鼠還是跑到外面來,所以他們又決定再將高度加高到30米。

    沒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,於是管理員們大為緊張,決定壹不做二不休,將籠子的高度加高到100米。

    壹天長頸鹿和幾只袋鼠們在閑聊,“妳們看,這些人會不會再繼續加高妳們的籠子?長頸鹿問。“很難說。袋鼠說∶“如果他們再繼續忘記關門的話!




小故事四、扁鵲的醫術

   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:“妳們家兄弟三人,都精於醫術,到底哪壹位最好呢?

    扁鵲答:“長兄最好,中兄次之,我最差。

    文王再問:“那麽為什麽妳最出名呢?

    扁鵲答:“長兄治病,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。由於壹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,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;中兄治病,是治病於病情初起時。壹般人以為他只 能治輕微的小病,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本鄉裏。而我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。壹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放血、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,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, 名氣因此響遍全國。




小故事五、曲突徒薪

    有位客人到某人家裏做客,看見主人家的竈上煙囪是直的,旁邊又有很多木材。客人告訴主人說,煙囪要改曲,木材須移去,否則將來可能會有火災,主人聽了沒有作任何表示。

    不久主人家裏果然失火,四周的鄰居趕緊跑來救火,最後火被撲滅了,於是主人烹羊宰牛,宴請四鄰,以酬謝他們救火的功勞,但並沒有請當初建議他將木材移走,煙囪改曲的人。

    有人對主人說:“如果當初聽了那位先生的話,今天也不用準備筵席,而且沒有火災的損失,現在論功行賞,原先給妳建議的人沒有被感恩,而救火的人卻是座上客,真是很奇怪的事呢!主人頓時省悟,趕緊去邀請當初給予建議的那個客人來吃酒。





小故事六、救人

      在壹場激烈的戰鬥中,上尉忽然發現壹架敵機向陣地俯沖下來。照常理,發現敵機俯沖時要毫不猶豫地臥倒。可上尉並沒有立刻臥倒,他發現離他四五米遠處有壹個 小戰士還站在哪兒。他顧不上多想,壹個魚躍飛身將小戰士緊緊地壓在了身下。此時壹聲巨響,飛濺起來的泥土紛紛落在他們的身上。上尉拍拍身上的塵土,回頭壹 看,頓時驚呆了:剛才自己所處的那個位置被炸成了壹個大坑。




小故事七、出門

    古時候,有兩個兄弟各自帶著壹只行李箱出遠門。壹路上,重重的行李箱將兄弟倆都壓得 喘不過氣來。他們只好左手累了換右手,右手累了又換左手。忽然,大哥停了下來,在路邊買了壹根扁擔,將兩個行李箱壹左壹右掛在扁擔上。他挑起兩個箱子上路,反倒覺得輕松了很多。





小故事八、魚王的兒子

    有個漁人有著壹流的捕魚技術,被人們尊稱為‘漁王’。然而‘漁王’年老的時候非常苦惱,因為他的三個兒子的漁技都很平庸。
    於是個經常向人訴說心中的苦惱:“我真不明白,我捕魚的技術這麽好,我的兒子們為什麽這麽差?我從他們懂事起就傳授捕魚技術給他們,從最基本的東西教起, 告訴他們怎樣織網最容易捕捉到魚,怎樣劃船最不會驚動魚,怎樣下網最容易請魚入甕。他們長大了,我又教他們怎樣識潮汐,辨魚汛。。。凡是我長年辛辛苦苦總 結出來的經驗,我都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們,可他們的捕魚技術竟然趕不上技術比我差的漁民的兒子!”

    壹位路人聽了他的訴說後,問:“妳壹直手把手地教他們嗎?”
    “是的,為了讓他們得到壹流的捕魚技術,我教得很仔細很耐心。”
    “他們壹直跟隨著妳嗎?”
    “是的,為了讓他們少走彎路,我壹直讓他們跟著我學。”
    路人說:“這樣說來,妳的錯誤就很明顯了。妳只傳授給了他們技術,卻沒傳授給他們教訓。






小故事九、河邊的蘋果

    壹位老和尚,他身邊聚攏著壹幫虔誠的弟子。這壹天,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壹擔柴回來。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,人人目瞪口呆。只見洪水從山上奔瀉 而下,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。無功而返,弟子們都有些垂頭喪氣。唯獨壹個小和尚與師傅坦然相對。師傅問其故,小和尚從懷中掏出壹個蘋果,遞給師傅說, 過不了河,打不了柴,見河邊有棵蘋果樹,我就順手把樹上唯壹的壹個蘋果摘來了。後來,這位小和尚成了師傅的衣缽傳人。






小故事十、右手握左手

     桌上流行壹首順口溜:握著老婆的手,好像右手握左手。
每當有人念出: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壹桌子人便會意地放聲笑起來,氣氛立刻就輕松了。當然,這是基於人家對該順口溜的壹致理解——感覺準確,描述到位。
有壹天在餐桌上有人又念起這段順口溜,男人們照例笑得起勁。
    後來發現餐桌上的壹位女人沒笑。男人們忙說鬧著玩別當真。沒想到女人認真地說:最妙的就是這“右手握左手。第壹,左手是最可以被右手信賴的;第二,左手和 右手彼此都是自己的;第三,別的手任怎麽叫妳愉悅興奮魂飛魄散,過後都是可以甩手的,只有左手,甩開了妳就殘缺了,是不是?壹桌子男人都佩服,稱贊女人的 理解深刻而獨到,婦人淡淡地說 :有什麽深刻而獨到,不妨回去念給妳們各自的老婆聽聽,看她們說些什麽。
    男人當中有膽子大的果然回去試探老婆,果然老婆們的理解均與餐桌上的女士相同。
    她們都是左手,男人們當然要以左手計。
    而他們都是右手,他們當然作右手想






小故事十壹、抉擇

     壹個農民從洪水中救起了他的妻子,他的孩子卻被淹死了。
事後,人們議論紛紛。有的說他做得對,因為孩子可以再生壹個,妻子卻不能死而復活。有的說他做錯了,因為妻子可以另娶壹個,孩子卻不能死而復活。
    我聽了人們的議論,也感到疑惑難決:如果只能救活壹人,究竟應該救妻子呢,還是救孩子?

    於是我去拜訪那個農民,問他當時是怎麽想的。
    他答道:“我什麽也沒想。洪水襲來,妻子在我身過,我抓住她就往附近的山坡遊。當我返回時,孩子已經被洪水沖走了。”
    歸途上,我琢磨著農民的話,對自己說:所謂人生的抉擇不少便是如此。






小故事十二、簡單道理

    從前,有兩個饑餓的人得到了壹位長者的恩賜:壹根魚竿和壹簍鮮活碩大的魚。其中,壹個人要了壹簍魚,另壹個人要了壹根魚竿,於是他們分道揚鑣了。 得到魚的人原地就用幹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魚,他狼吞虎咽,還沒有品出鮮魚的肉香,轉瞬間,連魚帶湯就被他吃了個精光,不久,他便餓死在空空的魚簍 旁。另壹個人則提著魚竿繼續忍饑挨餓,壹步步艱難地向海邊走去,可當他已經看到不遠處那片蔚藍色的海洋時,他渾身的最後壹點力氣也使完了,他也只能眼巴巴 地帶著無盡的遺憾撒手人間。
又有兩個饑餓的人,他們同樣得到了長者恩賜的壹根魚竿和壹簍魚。只是他們並沒有各奔東西,而 是商定共同去找尋大海,他倆每次只煮壹條魚,他們經過遙遠的跋涉,來到了海邊,從此,兩人開始了捕魚為生的日子,幾年後,他們蓋起了房子,有了各自的家 庭、子女,有了自己建造的漁船,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。
壹個人只顧眼前的利益,得到的終將是短暫的歡愉;壹個人目標高遠,但也要面對現實的生活。






小故事十三、並不是妳想象中那樣

    兩個旅行中的天使到壹個富有的家庭借宿。這家人對他們並不友好,並且拒絕讓他們在舒適的客人臥室過夜,而是在冰冷的地下室給他們找了壹個角落。當他們鋪床 時,較老的天使發現墻上有壹個洞,就順手把它修補好了。年輕的天使問為什麽,老天使答到:“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。”

    第二晚,兩人又到了壹個非常貧窮的農家借宿。主人夫婦倆對他們非常熱情,把僅有的壹點點食物拿出來款待客人,然後又讓出自己的床鋪給兩個天使。第二天壹 早,兩個天使發現農夫和他的妻子在哭泣,他們唯壹的生活來源——壹頭奶牛死了。年輕的天使非常憤怒,他質問老天使為什麽會這樣,第壹個家庭什麽都有,老天 使還幫助他們修補墻洞,第二個家庭盡管如此貧窮還是熱情款待客人,而老天使卻沒有阻止奶牛的死亡。

 “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。老天使答道,“當我們在地下室過夜時,我從墻洞看到墻裏面堆滿了金塊。因為主人被貪欲所迷惑,不願意分享他的財富,所以我把墻洞填上了。昨天晚上,死亡之神來召喚農夫的妻子,我讓奶牛代替了她。所以有些事並不象它看上去那樣。






小故事十四、養牛之道

    我們旅行到鄉間,看到壹位老農把餵牛的草料鏟到壹間小茅屋的屋檐上,不免感到奇怪,於是就問道:
    “老公公,妳為什麽不把餵牛的草放在地上,讓它吃?”
    老農說:“這種草草質不好,我要是放在地上它就不屑壹顧;但是我放到讓它勉強可夠得著的屋檐上,它會努力去吃,直到把全部草料吃個精光。





小故事十五、愛人之心

 這是發生在英國的壹個真實故事。
有 位孤獨的老人,無兒無女,又體弱多病。他決定搬到養老院去。老人宣布出售他漂亮的住宅。購買者聞訊蜂擁而至。住宅底價8萬英鎊,但人們很快就將它炒到了 10萬英鎊。價錢還在不斷攀升。老人深陷在沙發裏,滿目憂郁,是的,要不是健康情形不行,他是不會賣掉這棟陪他度過大半生的住宅的。
    壹個衣著樸素的青年來到老人眼前,彎下腰,低聲說:“先生,我也好想買這棟住宅,可我只有1萬英鎊。可是,如果您把住宅賣給我,我保證會讓您依舊生活在這裏,和我壹起喝茶,讀報,散步,天天都快快樂樂的——相信我,我會用整顆心來照顧您!”
    老人頷首微笑,把住宅以1萬英鎊的價錢賣給了他。





小故事十六、給予

    有個老木匠準備退休,他告訴老板,說要離開建築行業,回家與妻子兒女享受天倫之樂。
老板舍不得他的好工人走,問他是否能幫忙再建壹座房子,老木匠說可以。但是大家後來都看得出來,他的心已不在工作上,他用的是軟料,出的是粗活。房子建好的時候,老板把大門的鑰匙遞給他。
“這是妳的房子,他說,“我送給妳的禮物。”
    他震驚得目瞪口呆,羞愧得無地自容。如果他早知道是在給自己建房子,他怎麽會這樣呢?現在他得住在壹幢粗制濫造的房子裏!我們又何嘗不是這樣。我們漫不經 心地“建造自己的生活,不是積極行動,而是消極應付,凡事不肯精益求精,在關鍵時刻不能盡最大努力。等我們驚覺自己的處境,早已深困在自己建造的“房子裏 了。把妳當成那個木匠吧,想想妳的房子,每天妳敲進去壹顆釘,加上去壹塊板,或者豎起壹面墻,用妳的智慧好好建造吧!妳的生活是妳壹生唯壹的創造,不能抹 平重建,即使只有壹天可活,那壹天也要活得優美、高貴,墻上的銘牌上寫著:“生活是自己創造的!”




小故事十七、提醒自我

     有個老太太坐在馬路邊望著不遠處的壹堵高墻,總覺得它馬上就會倒塌,見有人向構走過去,她就善意地提醒道:“那堵墻要倒了,遠著點走吧。被提醒的人不解地 看著她大模大樣地順著墻根走過去了——那堵墻沒有倒。老太太很生氣:“怎麽不聽我的話呢?!又有人走來,老太太又予以勸告。三天過去了,許多人在墻邊走過 去,並沒有遇上危險。第四天,老太太感到有些奇怪,又有些失望,不由自主便走到墻根下仔細觀看,然而就在此時,墻綞倒了,老太太被掩埋在灰塵磚石中,氣絕 身亡。




小故事十八、窗

  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抱怨對面的太太很懶惰,“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幹凈,看,她晾在外院子裏的衣服,總是有斑點,我真的不知道,她怎麽連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......”

  直到有壹天,有個明察秋毫的朋友到她家,才發現不是對面的太太衣服洗不幹凈。細心的朋友拿了壹塊抹布,把這個太太的窗戶上的灰漬抹掉,說:“看,這不就幹凈了嗎?”

        原來,是自己家的窗戶臟了。





小故事十九、習慣與自然

   壹根小小的柱子,壹截細細的鏈子,拴得住壹頭千斤重的大象,這不荒謬嗎?可這荒謬的場景在印度和秦國隨處可見。那些馴象人,在大象還是小象的時候,就 用壹條鐵鏈將它綁在水泥柱或鋼柱上,無論小象怎麽掙紮都無法掙脫。小象漸漸地習慣了不掙紮,直到長成了大象,可以輕而易舉地掙脫鏈子時,也不掙紮。

    馴虎人本來也像馴象人壹樣成功,他讓小虎從小吃素,直到小虎長大。老虎不知肉味,自然不會傷人。馴虎人的致命錯誤在於他摔了交之後讓老虎舔凈他流在地上的血,老虎壹舔不可收,終於將馴虎人吃了。

    小象是被鏈子綁住,而大象則是被習慣綁住。

    虎曾經被習慣綁住,而馴虎人則死於習慣(他已經習慣於他的老虎不吃人)。





小故事二十、留個缺口給別人

    壹位著名企業家在作報告,壹位聽眾問:“妳在事業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,請問,對妳來說,最重要的是什麽?”
    企業家沒有直接回答,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畫了壹個圈,只是並沒有畫圓滿,留下壹個缺口。他反問道:“這是什麽?”“零。“圈”/“未完成的事業”/“成功,臺下的聽眾七嘴八舌地答道。
    他對這些回答未置可否:“其實,這只是壹個未畫完整的句號。妳們問我為什麽會取得輝煌的業績,道理很簡單:我不會把事情做得很圓滿,就像畫個句號,壹定要留個缺口,讓我的下屬去填滿它。”
    留個缺口給他人,並不說明自己的能力不強。實際上,這是壹種管理的智慧,是壹種更高層次上帶有全局性的圓滿。
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